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,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,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,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

<small id="qpqhz"></small>
  • <legend id="qpqhz"></legend>

      <td id="qpqhz"><strong id="qpqhz"></strong></td>
      <small id="qpqhz"><menuitem id="qpqhz"></menuitem></small>
    1. 毫米的認識教案

      毫米,又稱公厘(或公釐),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,英文縮寫mm。10毫米相當于1厘米,100毫米相當于1分米,1000毫米相當于1米(此即為毫的字義)。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毫米的認識教案,歡迎閱讀參考!

      小學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

      標簽:教案 時間:2022-09-28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教案】

       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,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,教案是教學藍圖,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。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
      小學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1

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、偈箤W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,初步建立1分米、1毫米長度觀念,知道1米=10分米,1分米=10厘米,1厘米=10毫米。

        ②引導學生探索米、分米、厘米、毫米間的聯(lián)系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細心、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(shù)學的積極性。

        教學重點:

        本節(jié)課的重點是知道分米、毫米這二個長度單位和掌握1米=10分米、1分米=10 厘米、1厘米=10毫米。

        教學教法:

        1.直觀教學法。教學時利用直尺,觀看分米、毫米標準的長度,觀察1毫米、1分米的長度,在腦中建立表象,并讓學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長度幫助學生感悟用心體會。

        2.練習法。學生鞏固知識和形成各種學習技能需要反復的練習,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。在教學認識分米、毫米時,讓學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為參照物。

        教學學法:

        1.發(fā)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培養(yǎng)學生操作能力。在建立觀念的同時,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的應用能力。

        2.學會與人合作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。在估計測量中,由于毫米相對較小,容易出錯,采用小組合作學習,分工完成,在課堂中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合作能力。

      小學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5篇

      標簽:教案 時間:2022-09-28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,常常要寫一份優(yōu)秀的教案,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(jīng)驗,不斷提高教學質量。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
      小學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1

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①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,初步建立1分米、1毫米長度觀念,知道1米=10分米,1分米=10厘米,1厘米=10毫米。

       、谝龑W生探索米、分米、厘米、毫米間的聯(lián)系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細心、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(shù)學的積極性。

        教學重點:

        本節(jié)課的重點是知道分米、毫米這二個長度單位和掌握1米=10分米、1分米=10 厘米、1厘米=10毫米。

        教學教法:

        1.直觀教學法。教學時利用直尺,觀看分米、毫米標準的長度,觀察1毫米、1分米的長度,在腦中建立表象,并讓學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長度幫助學生感悟用心體會。

        2.練習法。學生鞏固知識和形成各種學習技能需要反復的練習,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。在教學認識分米、毫米時,讓學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為參照物。

        教學學法:

        1.發(fā)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培養(yǎng)學生操作能力。在建立觀念的同時,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的應用能力。

        2.學會與人合作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。在估計測量中,由于毫米相對較小,容易出錯,采用小組合作學習,分工完成,在課堂中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合作能力。

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毫米的認識教案(通用22篇)

      標簽:教案 時間:2022-09-21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時常需要編寫教案,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(tǒng)的知識。教案要怎么寫呢?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毫米的認識教案,僅供參考,歡迎大家閱讀。

        毫米的認識教案 篇1

        【學習內容】

        新課程人教版第21—22頁

        【學情分析】

        學生已經(jīng)在二年級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,在這節(jié)中,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。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,是學生身邊的數(shù)學。因此,本節(jié)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礎,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

        【設計理念】

        鑒于學生的認識,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引導他們自己去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、思考、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;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,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,使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其中,體驗到動腦的樂趣;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培養(yǎng)學生的估測意識。

        【教學目標】

        1、知識與技能:認識長度單位毫米,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,知道1厘米=10毫米。培養(yǎng)學生的估測意識,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。

        2、過程與方法:采用動手操作、自主探索、小組合作的形式,自我體驗達成目標。

        3、情感態(tài)度和價值觀:在實際操作中,增強學生合作交流意識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。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細心、認真的學習習慣,并在學習中獲得自信。

        【教學重點】

        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單位,形成表象,并應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。知道1厘米=10毫米。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。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集錦15篇

      標簽:數(shù)學教案 時間:2022-08-28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數(shù)學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。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1

        一、教學目標:

        1、知識目標: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,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。

        2、能力目標:知道1厘米=10毫米,1米=10分米,1分米=10厘米 。

        3、情感目標:幫助大家建立1毫米、1分米的長度觀念,形成表象,加深對概念的理解。

        二、教學重點:

       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,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。

        三、教學難點:

        幫助大家建立1毫米、1分米的長度觀念,形成表象,加深對概念的理解。

        四、課時安排:

        1課時。

        四、教學過程:

       。ㄒ唬⿵土晫。

        1、問學生以前學過什么長度單位?(板書:厘米cm、米m、千米km)

        (1)用手比劃1米大約有多長?(貼1米的長度條)

       。2)那1厘米大約有多長?在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或較短的距離時常用厘米作單位(貼1厘米的長度條)

        如果我們要量更小的物體的長度或更短的距離,該用什么作長度單位呢?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種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——毫米。(板書:毫米mm)

        (二)新課。

        1、毫米。

        (1)獨立探索:讓學生觀察尺子。

        師:尺子上的刻度有什么長度單位?除了厘米外,還有什么刻度? 找到1毫米的長度。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(15篇)

      標簽:數(shù)學教案 時間:2022-08-28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數(shù)學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名優(yōu)秀的教育工作者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、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。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?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,歡迎閱讀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1

        第三單元 測量

        第1課時 毫米的認識

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1、讓學生經(jīng)歷觀察、比劃、測量等學習活動,明確毫米產(chǎn)生的實際意義,使他們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,建立1毫米的概念,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,并能掌握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,進行簡單的換算。

        2、借助具體的測量活動,進一步培養(yǎng)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,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,進一步發(fā)展估測意識。

        3、感受數(shù)學與生活的密切聯(lián)系,學會與他人合作,從而獲得積極的學習數(shù)學的情感。

        教學重點:

        建立較為準確的“1毫米”的概念。

        教學難點:

        理解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。

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教師準備課件、米尺;學生準備書、直尺一把、一枚1分硬幣、一張銀行借記卡、小棒等。

        教學步驟:

        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揭示課題。

        1、復習米和厘米,引導學生用手勢來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長。

        2、估計數(shù)學書的寬和厚大約是多少,動手測量驗證。

        3、組織交流測量結果,引出毫米產(chǎn)生的意義。

        4、揭示課題“毫米的認識”。

        二、自主探究,學習新知。

        1、建立“1毫米”的表象。

       、俸撩卓梢杂米帜竚m來表示。設疑:關于毫米,你已經(jīng)知道了哪些知識?(學生思考、交流)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15篇

      標簽:數(shù)學教案 時間:2022-08-28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數(shù)學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名優(yōu)秀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,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(jīng)驗,不斷提高教學質量。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,歡迎閱讀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1

        一、教學目標:

        1、知識目標: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,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。

        2、能力目標:知道1厘米=10毫米,1米=10分米,1分米=10厘米 。

        3、情感目標:幫助大家建立1毫米、1分米的長度觀念,形成表象,加深對概念的理解。

        二、教學重點:

       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,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。

        三、教學難點:

        幫助大家建立1毫米、1分米的長度觀念,形成表象,加深對概念的理解。

        四、課時安排:

        1課時。

        四、教學過程:

       。ㄒ唬⿵土晫搿

        1、問學生以前學過什么長度單位?(板書:厘米cm、米m、千米km)

       。1)用手比劃1米大約有多長?(貼1米的長度條)

       。2)那1厘米大約有多長?在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或較短的距離時常用厘米作單位(貼1厘米的長度條)

        如果我們要量更小的物體的長度或更短的距離,該用什么作長度單位呢?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種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——毫米。(板書:毫米mm)

       。ǘ┬抡n。

        1、毫米。

       。1)獨立探索:讓學生觀察尺子。

        師:尺子上的刻度有什么長度單位?除了厘米外,還有什么刻度? 找到1毫米的長度。

      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(精選16篇)

      標簽:教案 時間:2022-08-25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,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,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(jié)點。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(精選16篇),僅供參考,歡迎大家閱讀。

        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 篇1

        教學目的:

        1、培養(yǎng)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。

        2、認識長度單位毫米、分米,初步建立1毫米、1分米長度觀念,道1厘米=10毫米;1米=10分米。

        3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。

        重點:認識長度單位毫米、分米,初步建立1毫米、1分米。長度觀念,知道1厘米=10毫米;1米=10分米。

        難點:怎樣正確使用毫米、分米測量物體的長度。

        關鍵:采用直觀演示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。

        教具:課件、米尺、學生尺、線繩、各種小物體等。

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一、設疑激趣,導入新課。

        師:每組的紙上都畫有一條小線段,你們能精確量出它的長度嗎?試試看!

        1、學生分組活動。

        2、匯報:量不出小線段的長度。

        師:怎樣才能量出小線段的長度?

        生:要是知道一個小格是多長就能量出。

        師:你想怎樣解決這個疑問?

        生:看書。

        師:請同學打開書60頁,自學例1。

        點評:有疑才有思,通過量線段這個小環(huán)節(jié),教師故意為學生設置疑問,激發(fā)學生探究的興趣,每個學生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疑問,積極性非常高!

        二、合作探究,形成規(guī)律。

        師:誰能告訴老師一個小格是多長?

        生:一個小格長1毫米。

      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

      標簽:數(shù)學教案 時間:2022-08-25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數(shù)學教案】

       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,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。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?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(shù)學《毫米的認識》教案,僅供參考,大家一起來看看吧。

        教學內容:

        第70頁“毫米的認識”,練一練,練習十五第1-4題。

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1.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,建立1毫米實際長度的概念,知道1厘米=10毫米。

        2.使學生能用毫米作單位量物體或線段的長度,以及用毫米作單位畫線段。

        教學重、難點:

        用綜合法思路分析應用題。

        教學具準備:

        每人準備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塊

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一、復習舊知

        1、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

        提問:我們已經(jīng)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?

        讓學生口答。

        2、提問: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?

        1米=()分米

        1分米=()厘米

        1米=()厘米

        下面請同學們用尺量一量數(shù)學書的厚度是多少?

        學生動手得出結論(不足1厘米)

        3、引入新課

        我們要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,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,可以用一個新的比厘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,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'毫米。

       。ò鍟n題:毫米的認識)

        二、教學新課

        1.指出直尺上的厘米刻度

        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刻度線,并且用拇指和食指示范出1厘米的長度。

        2.認識毫米

        (1)提問:在這1厘米中間還有沒有刻度線?它們之間的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是多少呢?

        學生回答(1毫米)

      人教三上數(shù)學第三單元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(精選9篇)

      標簽:教案 時間:2022-08-10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,進而選擇恰當?shù)慕虒W方法。那么問題來了,教案應該怎么寫?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三上數(shù)學第三單元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
        人教三上數(shù)學第三單元《毫米、分米的認識》教案 篇1

        【教學內容】

        教材第21~22頁例1

        【教材分析】

        在此之前,學生已經(jīng)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與厘米,而且對于即將學習的長度單位毫米,許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(jīng)有所了解,學生的數(shù)學知識和生活經(jīng)驗是比較豐富的,教材編寫充分考慮到這一點,將它作為發(fā)揮學生主動性的一個重要依據(jù)。

        【學情分析】

        “毫米的認識”這部分內容,從知識方面講有厘米的認識作基礎;從經(jīng)驗方面來講,學生經(jīng)常用到學生尺,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(jīng)歷,因此在教學時,注意將所學的概念設計在學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,讓學生去發(fā)現(xiàn)、探究、體驗。

        【教學目標】

        1、通過學生的估計、測量、討論交流等活動,認識長度單位毫米,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,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系,會進行簡單的換算。

        2、經(jīng)歷實際測量的過程,培養(yǎng)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。

        3、通過“估一估”“量一量”活動,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。培養(yǎng)和發(fā)展空間觀念、估測能力、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,提高數(shù)學學習的興趣。

        【教學重難點】

        重點:認識長度單位毫米,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,會進行毫米和厘米的換算。

      《分米和毫米的認識》教案3篇

      標簽:教案 時間:2022-07-25
      【ruiwen.com - 教案】

       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,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,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。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?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《分米和毫米的認識》教案3篇,僅供參考,歡迎大家閱讀。

      《分米和毫米的認識》教案 篇1

        教學內容:

        教材22--23頁,分米和毫米的認識

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1、通過測量活動,認識國際通用長度單位毫米與分米,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長度觀念。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長度。

        2、理解毫米與厘米、分米與厘米、分米與米之間的關系。掌握1厘米=10毫米,1分米=10厘米、1米=10分米的換算。

        3、培養(yǎng)學生估測和實際測量以及熟練使用測量工具測繪的技能。

        教學重點:

       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,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長度觀念,體驗毫米、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。

        教學難點:

        毫米和分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建立。

        教學準備 :

        每生一把尺子,一張測驗紙,同桌一套學具材料(紙條、牙簽、小棒。)

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一、溫故互查

        前面我們學習了米和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,下面以2人小組回顧復述以下內容:1米=( )厘米 床長2( ) 鉛筆長15( )

        二、設問導學

        1、創(chuàng)設情境、導入新課

        師:(出示情境圖)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,他做了一個有趣的夢,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?

        師: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甜甜的夢里看一看吧!大家看,他夢見誰了?

        生:齊天大圣孫悟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