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视频国产欧美另类,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,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,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

<small id="qpqhz"></small>
  • <legend id="qpqhz"></legend>

      <td id="qpqhz"><strong id="qpqhz"></strong></td>
      <small id="qpqhz"><menuitem id="qpqhz"></menuitem></small>
    1. 世說新語原文翻譯

      時間:2021-07-10 18:45:59 古籍 我要投稿

      世說新語原文翻譯

        《世說新語》是中國南朝宋時期(420-581年)產(chǎn)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。下面我們來看看世說新語原文翻譯,歡迎閱讀。

        政事第三

        1.陳仲弓為太丘長①,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。事覺,收②之,令吏殺焉③。主簿④請付獄,考⑤眾奸⑥,仲弓曰:“欺君不忠,病母不孝;不忠不孝,其罪莫大?记蟊娂,豈復(fù)過此?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匍L:縣的行政長官。大縣為令,小縣為長。陳寔是太丘縣長。

        ②收:拘捕。

       、垩桑捍~,此處指代詐稱母病的小吏。

        ④主簿:官名。

        ⑤考:查究,拷問,審察。

       、薇娂椋褐钢T多犯法的事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陳寔任太丘縣縣長,當(dāng)時有個小官吏詐稱母親有病請假,事情被發(fā)覺,陳寔就逮捕了他,并命令獄吏處死他。主簿請求交給獄吏查究他的其他犯罪事實,陳寔說:“欺騙君主就是不忠,詛咒母親生病就是不孝;不忠不孝,沒有比這個罪狀更大的了。查究其他罪狀,難道還能超過這件嗎!”

        2.陳仲弓為太丘長,有劫賊①殺財主②者,捕之。未至發(fā)所③,道聞民有在草④不起子⑤者,回車往治之。主簿曰:“賊大,宜先按討⑥!敝俟唬骸氨I殺財主,何如骨肉相殘?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俳儋\:強(qiáng)盜。

       、谪斨鳎贺斬浀闹魅,不是現(xiàn)代所說的有錢人家。

       、郯l(fā)所:出事地點。

       、茉诓荩寒a(chǎn)婦分娩,也就是生孩子。草,產(chǎn)蓐。晉時分娩多用草墊著。

       、莶黄鹱樱荷撕⒆硬火B(yǎng)育,指溺殺嬰兒。

        ⑥按討:審察辦理。

       、摺暗缆劽裼性诓莶黄鹱诱摺本洌簩儆诙ㄕZ后置句,正常語序應(yīng)為“有在草不起子者民”;另外,“到”屬于名詞活用作狀語,譯為“在半道上”。

        ⑧骨肉相殘:此處指父母溺殺嬰兒事。

       、帷氨I殺”句:意指母子相殘,違逆天理人倫,要先處理,而殺人只是違反常理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陳仲弓任太丘縣縣長時,有強(qiáng)盜劫財害命,主管官吏捕獲了強(qiáng)盜。陳仲弓前去處理,還沒到出事地點,在半道上聽說有家生下孩子不肯養(yǎng)育的老百姓,就掉轉(zhuǎn)車頭前去處理這件事。主簿說:“強(qiáng)盜殺人的事大,應(yīng)該先查辦。”陳寔說:“強(qiáng)盜殺物主,怎么比得上骨肉相殘這件事重大呢?”

        3.陳元方①年十一時,候袁公②。袁公問曰:“賢家君在太丘,遠(yuǎn)近稱之,何所履行③?”元方曰:“老父在太丘,強(qiáng)者綏④之以德,弱者撫之以仁,恣⑤其所安,久而益敬!痹唬骸肮峦邍L為鄴令,正行此事。不知卿家君法⑥孤⑦,孤法卿父?”元方曰:“周公⑧、孔子,異世而出,周旋⑨動靜⑩,萬里如一。周公不師孔子,孔子亦不師周公!

        ①陳元方:陳寔的兒子。有德行,以孝著稱。

       、谠何粗负稳,一說指袁紹。

       、酆嗡男校骸啊嗡惫艥h語固定格式,即“所……者為何”,所履行者為何,譯為“所執(zhí)行的是什么”。

       、芙棧喊矒。全句屬于“介賓短語后置句”,即“以德綏之”。

       、蓓В郝犎危攀。

       、薹ǎ盒Х。

       、吖拢汗糯峭鹾畹淖苑Q。

       、嘀芄褐芪耐醯膬鹤蛹У。輔佐周武王滅商,建立周朝;周武王死后,又輔佐周成王,代掌朝政。

       、嶂苄航煌蚪坏。

       、鈩屿o:行止;行動止息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陳元方十一歲時,有一次去問候袁公。袁公問他:“令尊在太丘縣任職時,遠(yuǎn)近的人都稱頌他,他是怎么治理的呢?”元方說:“老父在太丘時,對強(qiáng)者就用恩德來安撫他,對弱者就用仁愛來撫慰他,放手讓他們安居樂業(yè),時間久了,就更加受到敬重。”袁公說:“我過去曾經(jīng)做過鄴縣縣令,正是用的這種辦法。不知道是你父親效法我呢,還是我效法你父親?”元方說:“周公、孔子生在兩個不同的時代,他們的于世應(yīng)酬,行動舉止,雖然相隔很遠(yuǎn)卻那般的一致;周公沒有效法孔子,孔子也沒有效法周公。”

        4.賀太傅①作吳郡,初不出門,吳中②諸強(qiáng)族輕之,乃題府門云:“會稽雞,不能啼!辟R聞,故出行,至門反顧,索筆足③之曰:“不可啼,殺吳兒。”于是至諸屯邸,檢校④諸顧、陸⑥役使官兵及藏逋亡⑦,悉以事言上,罪者甚眾。陸抗⑧時為江陵都督,故下⑨請孫皓⑩,然后得釋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賀太傅:賀邵,字興伯,會稽郡山陰縣人,三國時吳國人,任吳郡大守,后升任太子太傅。

        ②吳中:吳郡的政府機(jī)關(guān)在吳,即今江蘇省吳縣,也稱吳中。強(qiáng)族:豪門大族。

        ③屯。呵f園。

       、軝z校:查核。

       、葑悖菏箘佑梅ǎ埂渥,意譯為“補(bǔ)充”。

       、揞櫋㈥懀簠侵械暮雷宕笮。

       、咤停╞ū)亡:逃亡。戰(zhàn)亂之時,賦役繁重,貧民多逃亡到士族大家中藏匿,給他們做苦工,官府也不敢查處。

       、嚓懣梗簠强と耍┫嚓戇d之子,孫策的外孫。

       、嵯拢寒(dāng)時陸抗所在的江陵居上游,孫皓所在的建業(yè)居下游,故說“下”。

       、鈱O皓:孫權(quán)的孫子,三國時吳國的亡國君主,公元280 年晉兵攻陷建業(yè),孫皓投降,吳亡。孫皓和陸抗有親戚關(guān)系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太子太傅賀邵任吳郡太守,到任之初,足不出府門。吳中所有豪門士族都輕視他,竟在官府大門寫上“會稽雞,不能啼”的字樣。賀邵聽說后,故意外出,走出門口,回過頭來看,并且要來筆在句下補(bǔ)上一句:“不可啼,殺吳兒!庇谑堑礁鞔笞宓那f園,查核顧姓、陸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窩藏逃亡戶口的情況,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報告給了朝廷,獲罪的人非常多。當(dāng)時陸抗正任江陵都督,也受牽連,便特意從江陵順流而下前往建業(yè)請求孫皓幫助,這才得以了結(jié)。

        5.山公①以器②重朝望③,年逾七十,猶知管④時任⑤。貴勝⑥年少⑦,若和、裴、王之徒,并共宗詠⑧。有署閣⑨柱曰:“閣東,有大牛,和嶠鞅,裴楷秋,王濟(jì)剔嬲不得休⑩。”或云潘尼11作之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山公:即山濤,字巨源。

       、谄鳎翰拍埽鸥。

       、鄢涸诔⒅杏新曂。

       、苤埽褐鞴。

        ⑤時任:當(dāng)時的重任。按:山濤當(dāng)時任吏部尚書,所謂知管時任,是說他還親自主持官吏的任免考選工作。

        ⑥貴勝:地位顯貴。

       、吣晟伲耗贻p人。

       、嘧谠仯鹤鸪绶Q頌。

        ⑨閣:臺閣,這里指尚書省的廊柱。

       、狻伴w中,有大!彼木洌哼@是當(dāng)時的一首歌謠。大牛比喻的是山濤。和嶠鞅:和嶠,字長輿,晉武帝時任中書令;  鞅,駕車時套在牛馬脖子上的皮套了。裴楷鞦:裴楷,字叔則,當(dāng)時任吏部郎、河南尹、中書令等職。駕車時拴在牛馬屁股后的皮帶。  這兩句是在比喻和嶠和裴楷都是輔助山濤做事的'重要人物。王濟(jì),字武子,善清談,性豪奢。剔嬲(niǎo):挑逗糾纏。說的是王濟(jì)圍繞著山濤,忙前忙后。四句皆有譏諷意。

        潘尼:字正叔,潘岳之侄。他在山濤死后才入朝為官,官至中書令、太常卿!稌x書·潘岳傳》載,潘岳才名冠世,而不得志,又看見王濟(jì)、裴楷力皇帝所寵愛,便題閣道說:“閣道東,有大牛,王濟(jì)鞅,裴楷秋,和嬌刺促不得休!保ù檀,形容不安。)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山濤憑借才干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聲望,年過七十歲,還主持管理著時政。那些權(quán)貴家子弟,如和嶠、裴楷、王濟(jì)等人全都尊崇稱頌他。有人在閣道的廊柱上題道:“閣道東邊有大牛,和嶠在牛前,裴楷在牛后,王濟(jì)在中間挑逗糾纏不得休!庇腥苏f這是潘尼寫的。

        6.賈充①初定律令,與羊祜②共咨太傅鄭沖③,沖曰:“臯陶④嚴(yán)明之旨,非仆闇懦⑤所探。”羊曰:“上意⑥欲令小加弘潤⑦。”沖乃粗下意⑧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賈充:字公閭,在魏朝任廷尉,主管訴訟刑獄;到晉武帝登位,任尚書仆射,與裴楷共定科令,制訂(晉律)。

       、谘蜢铮鹤质遄印

       、坂崨_:字文和,深研儒術(shù)和百家之言,動必循禮。魏齊工時拜司空,轉(zhuǎn)司徒。晉武帝即位,拜太博。高貴鄉(xiāng)公時.司馬昭輔政,命賈充、羊祜等分定禮儀、法令,他們都先咨詢鄭沖,然后才公布。

        ④皋陶(yáo):也作皋繇,傳說是舜時掌管刑獄的法官,制定了法令。

       、蓍湥è)懦:昏庸懦弱。

       、奚弦猓夯噬系囊馑肌

       、吆霛櫍簲U(kuò)充潤色。

       、嘞乱猓禾岢鲆庖,發(fā)表看法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賈充剛剛定出法令,就和羊祜一起去征求太傅鄭沖的意見。鄭沖說:“皋陶制定法令的那種嚴(yán)肅而公正的宗旨,不是我這種昏庸懦弱的人所能探討的!毖蜢镎f:“圣上的意思是想要叫你稍加補(bǔ)充潤色。”鄭沖這才概略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。

        7.山司徒前后選①,殆②周遍百官,舉無失才,凡所題目③,皆如其言。唯用陸亮④,是詔所用,與公意異,爭之不從。亮亦尋⑤為賄敗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佟吧剿就健本洌荷綕谖捍紊袝舨坷,到晉武帝時又任吏部尚書,后來升司徒。吏部是負(fù)責(zé)選拔任免官吏的,山濤曾兩次擔(dān)任此職,所以說前后選。

        ②殆:幾乎

       、垲}目:品評,評價。《晉書·山濤傳》載,山濤兩次任選職共十多年,每一官缺,就擬出幾個人,由皇帝挑選;凡所奏甄拔人物,都各作品評。

       、堋拔ㄓ谩本洌寒(dāng)時吏部郎出缺,山濤推薦阮咸,賈充則推薦自己的親信陸亮;晉武帝選用了陸亮,山濤反對無效。后來陸亮因犯罪撤職。

       、輰ぃ翰痪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司徒山濤前后兩次擔(dān)任吏部官職,幾乎考察遍了朝廷內(nèi)外百官,一個人才也沒有漏掉;凡是他品評過的人物,都像他所說的那樣。只有任用陸亮是皇帝的命令決定的,和山濤的意見不同,他為這事力爭過,皇帝沒有聽從。不久陸亮就因為受賄而被撤職。

        8嵇康①被誅后,山公舉康子紹②為秘書丞。紹咨公出處③,公曰:“為君思之久矣。天地四時,猶有消息④,而況人乎?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嵇康:字叔夜,三國時魏人,竹林七賢之一。公元263年遭鐘會誣陷,被司馬昭殺害。

        ②康子紹:嵇康的兒子,字延祖。歷任秘書丞、侍中等職,在晉朝宮室內(nèi)亂中維護(hù)為晉惠帝(司馬衷),被亂兵殺害。

       、鄢鎏帲撼鍪琅c隱退。

       、芟ⅲ阂幌婚L,互相更替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嵇康被殺之后,山濤舉薦嵇康的兒子嵇紹任秘書丞。嵇紹向山濤詢問出世與隱退的事情,山濤說:“我替你想了很久了。天地四時,尚且有一消一長的變化,更何況人呢?”

        9王安期①為東?。小吏盜池中魚,綱紀(jì)②推③之。王曰:“文王之囿,與眾共之。池魚復(fù)何足惜!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偻醢财冢骸睹總鳌分性唬骸巴醭凶职财,太原晉陽人。父湛,汝南太守。承沖淡寡欲,無所尋尚。累遷東海內(nèi)史,為政清靜,吏民懷之!

       、诰V紀(jì):這里指的是州郡主簿一類的官。

       、弁疲和茊柌榫俊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王承任東?さ膬(nèi)史。有個小吏偷了池塘里的魚,綱紀(jì)推問要查辦他。王承說:“周文王的苑囿,跟百姓共同享用。池塘里的魚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!”

        10.王安期作東海郡,吏錄①一犯夜②人來。王問:“何處來?”云:“從師家受③書還,不覺日晚!蓖踉唬骸氨迵閷幵舰芤粤⑼,恐非致理⑤之本!”使吏送令歸家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 錄:逮捕,拘拿。

       、诜敢梗哼`法宵禁令。晉朝法律,夜里不能在路上走。

       、 受:通“授”,授課。

       、軐幵剑簱(jù)《呂氏春秋》記載:“寧越者,中牟鄙人也。苦耕稼之勞,謂其友曰:‘何為可以免此苦也?’其友曰:‘莫如學(xué)也。學(xué),三十年則可以達(dá)矣!’寧越曰:‘請以十五歲。人將休,吾不敢休;人將臥,吾不敢臥!瘜W(xué)十五年,而為周威公之師也!

        ⑤理:應(yīng)當(dāng)為“治”,這是唐朝人因為避唐宗李治的諱字而改。治,治理得好,社會清明安定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王承任東?さ膬(nèi)史,一個小吏抓住一個違反宵禁令的人來到王承那里。王承問“從什么地方來?”回答說:“從老師家聽授課回來,不知不覺天已經(jīng)晚了!蓖醭姓f:“鞭撻像寧越一樣勤奮的人來樹立威望,恐怕不是使社會清明安定的根本!”就派小吏送他讓他回家。

        11.成帝在石頭①,任讓在帝前戮侍中鍾雅、右衛(wèi)將軍劉超。帝泣曰:“還我侍中。”讓不奉詔,遂斬超、雅。事平之后,陶公②與讓有舊③,欲宥④之。許柳兒思妣者至佳,諸公欲全之;若全思妣,則不得不為陶全讓。于是欲并宥之。事奏,帝曰:“讓是殺我侍中者,不可宥!”諸公以少主⑤不可違,并斬二人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成帝:就是晉成帝司馬衍,晉明帝(司馬紹)的太子。晉成帝咸和二年(公元327 年),歷陽內(nèi)史蘇峻起兵反帝室,次年攻陷建康,把晉成帝遷到石頭城。不久蘇峻敗死,其弟蘇逸立為主,咸和四年正月,鐘雅、劉超密謀將成帝救出,被發(fā)覺。蘇逸派部將任讓率兵入宮殺了鐘、劉二人。

        ①石頭:即石頭城,在都城建康的西面。

       、谔展褐柑召。

        ③有舊:有老交情。

       、苠叮簩捤,赦免。

        ⑤少主:晉成帝幼年即位,死時年僅二十二歲,在位十六年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。ㄌK峻叛亂后,)成帝(司馬衍)到了石頭城,任讓在成帝面前要殺了侍中鐘雅、右衛(wèi)將軍劉超。成帝哭著說:“還我侍中! 任讓不聽皇上的命令,還是殺了劉超、鐘雅。叛亂平定后,陶侃因為和任讓有舊交,就想寬恕任讓。許柳的兒子思妣人品非常好,大家也想保全他。如果保全思妣,就不得不替陶公保全任讓,于是就想一塊兒寬恕他們。事情上奏后,成帝說:“任讓是殺了我的侍中的人,不可饒恕!” 大家覺得少主的旨意不可違逆,就把兩人一塊兒殺了。

        12.王丞相②拜揚州,賓客數(shù)百人并加沾接②,人人有說③色。唯有臨海④一客姓任及數(shù)胡人⑤為未洽。公因便還⑥到過任邊,云:“君出,臨海便無復(fù)人。”任大喜說。因過胡人前,彈指云:“蘭阇,蘭阇”群胡同笑,四坐并歡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偻踟┫啵杭赐鯇(dǎo)。晉元帝時背授予揚州刺史的職位。

        ②沾接:熱情款待。

       、壅f:同“悅”,喜悅。

       、芘R海:郡名。

       、莺耍哼@里指的是胡僧。

       、捱:通“旋”,繞著。

        蘭阇(shé):梵語譯音。意思大約是寂靜卻沒有煩惱;或理解為“宣講佛法的法師,請高興些吧”。王導(dǎo)這樣講,是對胡人的褒譽(yù)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丞相王導(dǎo)出任揚州刺史,幾百名來道賀的賓客都得到了款待,人人都很高興。只有臨?ひ晃蝗涡湛腿撕蛶孜缓沒有得到款待。王導(dǎo)便找機(jī)會轉(zhuǎn)身走過任氏身邊,對他說:“您出來了,臨海就不再有人才了!比问下犃,非常高興。王導(dǎo)于是又走過胡僧面前,彈著手指說:“蘭闍,蘭闍!”胡僧們都笑了,四周的人都很高興。

        13.陸太尉①詣②王丞相咨事,過后輒翻異③,王公怪其如此。后以問陸,陸曰:“公長民短④,臨時不知所言,既后覺其不可耳!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訇懱荆宏懲,字上瑤,吳郡吳人,曾任尚書左仆射、司空,贈太尉。在他任尚書午仆射時,王導(dǎo)為司徒、錄尚書事。

       、谠劊旱健ァ_@里是拜訪的意思。

        ③翻異:事后改變主意。

       、芄L民短:您名位尊貴我名位卑微。公,是陸玩對王導(dǎo)的尊稱。民,是陸玩的自稱。陸玩是揚州吳郡人,所以謙稱為“民”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太尉陸玩到丞相王導(dǎo)那里去請示,過后常常改變主意。王導(dǎo)奇怪他怎么會這樣。后來拿這事問陸玩,陸玩回答說:“公名高位尊,民職卑微,臨時不知該說什么,過后覺得那樣做不行罷了。

        14.丞相嘗夏月至石頭①看庾公②,庾公正料事。丞相云:“暑,可、酆喼!扁坠唬骸肮z事④,天下亦未以為允。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偈^:即石頭城。

       、阝坠褐傅氖氢妆。庾冰繼王道之后為相,死后贈官司空。

        ③ 小:稍微。

        ④“公之遺事”二句:晉室東渡,王室、貴族、豪門隨之來到江左,各士族集團(tuán)之間,以及南方地主豪門之間矛盾尖銳。王導(dǎo)為緩和各種勢力的矛盾,對江左的地主豪強(qiáng)采取了綏靖政策。庾冰職責(zé)的就是這件事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丞相王導(dǎo)曾經(jīng)在夏天到石頭城去探看庾冰,庾冰正在處理事務(wù)。丞相說:“天熱,可以稍微簡省些事務(wù)。”庾冰說:“您的省簡寬容的治政方針,天下人也未必認(rèn)為恰當(dāng)!

        15.丞相末年,略不①省事②,正③封箓諾之④。自嘆曰:“人言我憒憒⑤,后人當(dāng)思此憒憒!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俾圆唬喝弧

       、谑∈拢嚎垂。指處理政務(wù)。

       、壅褐弧

       、芊庾Z之:封篆,奏章;“諾之”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在的簽字畫圈,批示文書以示許可。

       、輵|憒:糊涂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王導(dǎo)到了晚年,完全不再處理政事,只是在文件上簽字同意。自己感嘆地說:“人家說我老糊涂,后人當(dāng)會想念這種糊涂!

        16.陶公①性檢厲②,勤于事。作荊州時③,敕船官悉錄鋸木屑,不限多少。咸不解此意。后正會④,值積雪始晴,聽事前除雪后猶濕,于是悉用木屑覆之,都無所妨。官用竹,皆令錄⑤厚頭⑥,積之如山。后桓宣武伐蜀⑦,裝船,悉以作釘。又云,嘗發(fā)所在竹篙,有一官長連根取之,仍當(dāng)足。乃超兩階用之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 陶公:即陶侃。少年時孤獨貧窮,積累功勛到荊州刺史。晉成帝時,平定蘇峻叛亂有功,封為長沙郡公。

       、 檢厲:檢,自我約束;厲,嚴(yán)厲。

       、 作荊州:任荊州刺史。

       、 正會:也稱元會,正月朔旦皇帝朝會群臣。

        ⑤ 錄:收藏。

       、 厚頭:靠近根部的竹頭。

       、呋感浞ナ瘢簳x惠帝司馬衷太安元年,李特起兵,占領(lǐng)蜀地,前后六世,四十余年,到東晉的晉穆帝司馬聃永和初年,桓溫率軍伐蜀,李勢歸降,國滅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陶侃生性就對自我約束很嚴(yán)厲,勤于政務(wù)。擔(dān)任荊州刺史時,.吩咐負(fù)責(zé)建造船只的官員把木屑全都收藏起來,多少不限,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么緣故。后來到正月初一皇帝朝會群臣時,正碰上連日下雪剛剛轉(zhuǎn)晴,正堂前的臺階雪后還是濕淥淥的,于是全用木屑鋪上,就一點也不妨礙出入了。官府用的竹子,他叫把竹頭都收集起來,堆積如山。后來桓溫討代后蜀,要組裝戰(zhàn)船,這些竹頭就都用來做了釘子。又有人說陶侃曾經(jīng)征調(diào)過當(dāng)?shù)氐闹窀荩幸粋主管官員把竹子連根砍下,他就用竹根代替鐵足,陶侃便給他連升兩級來重用他。

        17.何驃騎①作會稽,虞存弟謇作郡主簿,以何見客勞損,欲白②斷?,使家人節(jié)量擇可通者。作白事③成,以見存,存時為何上佐④,正與謇共食,語云:“白事甚好,待我食畢作教⑤!笔尘梗」P題白事后云:“若得門庭長⑥如郭林宗⑦者,當(dāng)如所白。汝何處得此人?”謇于是止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俸悟婒T:何充,字次道,曾任會稽內(nèi)史、驃騎將軍、揚州刺史,死后贈司空。

       、诎祝合聦ι系恼f明,陳述。節(jié)量:適量;限量。據(jù)《品藻篇》載,“何次道為宰相,人有譏其信任不得其人!笨芍纬浜褪裁慈硕冀煌,所以虞謇(jiǎn)希望斷常客。

        ③白事:白事書。下對上陳說事情的書面報告。屬于古今同形異義詞語,今天的意思是“喪事”。

       、苌献簦焊呒壛艑佟

       、萁蹋荷蠈ο碌慕陶d。

       、揲T庭長:即門亭長。東漢和魏晉時期,郡縣均設(shè)門廳長,掌管傳達(dá)之事。

       、吖肿冢杭垂,字林宗,東漢人。博通經(jīng)典,善談?wù),并且很有眼力,品評人物很準(zhǔn)確,人稱郭有道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驃騎將軍何充任會稽內(nèi)史時,虞存的弟弟虞謇任郡主簿,他認(rèn)為何充見客大多,勞累傷神,想稟告何充謝絕那些?停屖窒氯俗昧窟x擇可以交往的才通報。他擬好一份呈文,便拿來給虞存看。虞存當(dāng)時是何充的高級僚屬,正和虞謇一起吃飯,告訴他說:“報告寫得很好,等我吃完飯再作批復(fù)!背赃^了飯,拿起筆在呈文后面簽上意見說:“如果能找到一個像郭林宗那樣有服力的人做門亭長,我當(dāng)然按照你所陳述的意見辦。可是你到哪里去找這樣的人!”虞謇于是作罷。

        18.王、劉①與林公②共看何驃騎,驃騎看文書③,不顧之。王謂何曰:“我今故④與深公來相⑤看,望卿擺撥⑥常務(wù),應(yīng)對玄言⑦,那得方低頭看此邪?”何對曰:“我不看此,卿等何以得存?”諸人以為佳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偻、劉:指王濛和劉惔(tán)他們都是東晉名士,二人友善,均善清談,當(dāng)時被并稱為“王劉”。

       、诹止杭戳种Ф荩值懒郑瑬|晉僧人,人稱林公。

       、畚臅汗模妇。

       、芄剩禾氐。

        ⑤相:屬于動作偏指一方,譯為“你”。

       、迶[撥:擺脫。

        ⑦應(yīng)對玄言:對答精微玄妙之言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王蒙、劉惔和支道林一起去看望驃騎將軍何充,何充只顧看公文,沒理他們。王濛便對何充說:“我們今天特意和林公來看望你,希望你擺脫開日常事務(wù),和我們一起談?wù)撔䦟W(xué),哪能還低著頭看這些東西呢!”何充說:“我不看這些東西,你們這些清談家怎么能生存呢!”大家認(rèn)為這話說得很好。

        19.桓公①在荊州,全欲以德被②江、漢,恥③以威刑④肅物⑤。令史⑥受杖,正從朱衣上過;甘舰吣晟,從外來,云:“向從閣下過,見令史受杖,上捎云根,下拂地足!币庾I不著。桓公云:“我猶患其重!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倩腹褐富笢亍x穆帝司馬聃永和元年,被調(diào)任荊州刺史。

       、诒唬焊采w,施加。

       、蹛u:意動用法,即“以威刑肅物為恥”。

       、芡蹋簽槭箼(quán)力。

       、菝C物:威懾百姓。物,人,眾人。與“待人接物”的“物”意思相同。

       、蘖钍罚簳x朝時中央和地方州郡中的級別很低的官吏。

       、呋甘剑夯笢氐牡谌齻兒子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桓溫兼任荊州刺史的時候,想全用恩德來對待江、漢地區(qū)的百姓,把用威勢嚴(yán)刑來整治人民看成是可恥的。一位令史受到杖刑,木棒只從令史的紅衣上擦過。這時桓溫的兒子桓式年紀(jì)還小,從外面進(jìn)來,對桓溫說:“我剛才從官署門前走過,看見令史接受杖刑,木杖舉起來高拂云腳,落下時低擦地面!币馑际亲I諷,唯獨沒有打到令史身上。桓溫說:“我還是擔(dān)心這也太重了呢。”

        20.簡文①為相,事動②經(jīng)年③,然后得過。桓公甚患其遲,常加勸勉。太宗曰:“一日萬機(jī),那得速!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簡文:東晉簡文帝司馬昱,太宗是他的廟號。

        ②動:動輒,動不動。

        ③經(jīng)年:經(jīng)過一年或若干年;這里是經(jīng)過一年的意思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簡文帝擔(dān)任丞相的時候,一件政務(wù),動下動就要經(jīng)過一年的時間,然后才得以處理;笢睾軗(dān)心他太慢了,經(jīng)常加以勸說鼓勵。簡文帝說:“一天有成千上萬件事,哪能夠快呢!”

        21.山遐①去②東陽,王長史③就簡文索東陽④云:“承藉⑤猛政,故可以和靜⑥致治⑦!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偕藉冢鹤謴┝帧!督瓙╠ūn)傳》載:“山遐為東陽,風(fēng)政(教化治理)嚴(yán)苛,多任刑殺,郡內(nèi)苦之。惇隱東陽,以仁恕懷德,遐感其德,為微損威猛。”

       、谌ィ弘x開。

        ③王長史:指王濛。

        ④索東陽:求東陽太守的職位。

        ⑤承藉:繼承。

        ⑤和靜:溫和清靜無為。

       、咧轮危哼_(dá)到清明安定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山遐離開東陽太守職位后,左長史王蒙到簡文帝那里要求出任東陽太守,說道:“繼承前任嚴(yán)厲的政治統(tǒng)治,所以可以用寬和、清靜無為的措施達(dá)到社會清明安定!

        22.殷浩①始作揚州②,劉尹③行,日、苡,便使左右取襥⑤。人問其故,答曰:“刺史嚴(yán),不敢夜行⑥!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僖蠛疲簱(jù)《晉書》記載:殷浩識度清遠(yuǎn),喜好《老子》、《周易》,善言玄理。

        ②作揚州:任揚州刺史。

        ③劉尹:指劉惔。劉惔曾經(jīng)人丹陽尹,所以此處稱他為劉尹。

       、苄。荷陨。

       、菀i:包袱。指衣裳行李。

       、薏桓乙剐校簳x代法律,夜里不能出來行走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殷浩初次任楊州刺史的時候,丹陽尹劉惔出行,太陽稍稍落下,天要晚了,便叫隨從拿出被褥(要住下)。人家問他什么原因,他回答說:“刺史嚴(yán)厲,(我)不敢夜間趕路!

        23.謝公①時,兵廝②逋亡③,多近竄④南塘⑤,下諸⑥舫中。或⑦欲求一時⑧搜索,謝公不許,云:“若不容置⑨此輩,何以為京都?”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謝公:就是謝安。

       、诒鴱P:士兵和奴仆。

       、坼屯觯禾油觯优。

       、芨Z:逃竄。

        ⑤南塘:地名,在東晉都城建康的秦淮河南岸。

       、拗T:各,此處應(yīng)為各條。

       、 或:肯定性無定指代詞,有人。

       、 一時:同時。

        ⑨置:赦免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謝安(輔政)時,士兵和奴仆逃亡,大多就近逃竄到南塘一帶,藏身在各條船里。有人請求謝安同時搜索所有船只,謝安不答應(yīng)。他說:“如果不能寬容赦免這些人,又怎么能治理好京都!”

        24.王大①為吏部郎,嘗作選草②,臨當(dāng)③奏,王僧彌④來,聊⑤出示之。僧彌得,便以己意改易所選者近半,王大甚以為佳,更⑥寫即奏。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、偻醮螅杭赐醭溃∽址鸫,因此人稱王大。

       、谶x草:選用官吏的草擬名單。

       、郛(dāng):將要。

       、芡跎畯洠壕褪莣ang珉,小字僧彌。

       、萘模毫那遥们,隨便。

       、薷焊。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王大任吏部郎時,曾經(jīng)起草過一份舉薦官員的名單,臨到將要上奏的時候,王僧彌來了,王大就隨手拿出來給他看。王僧彌拿到名單,就按照按自己的意見改換了將近半數(shù)的候選者的名字,王大認(rèn)為改得非常恰當(dāng),更改抄寫一份,隨即上奏。

        25.殷仲堪①當(dāng)②之③荊州,王東亭問曰:“德以居全④為稱⑤,仁以不害物為名。方今宰牧⑥華夏⑦,處殺戮之職,與本操將不乖乎?”殷答曰:“臯陶造刑辟⑧之制,不為不賢;孔丘居司寇⑨之任,未為不仁!

        【注釋】

        ①殷仲堪:晉孝武帝時授殷仲堪都督荊、益、寧三州軍事,振威將軍,荊州刺史,鎮(zhèn)江陵。他能清言,善著文,曾經(jīng)任謝玄的長史。據(jù)《晉書·殷仲堪傳》載,他主張“王澤廣潤,愛育蒼生”,因此才有下文的疑問。

        ②當(dāng):將。

       、壑簞釉~,到……去;此處指將要到任。

       、芫尤菏厝。

       、莘Q(chèn):好美好。

        ⑥宰牧:掌管,治理。

       、崛A夏:中國古稱華夏,這里實指晉朝的中部地區(qū)。

        ⑩刑辟:刑法;法律。

       、崴究埽赫乒苄酞z的官?鬃釉昔攪究堋!都艺Z》曰:“孔子自魯司空為大司寇,七日而誅亂法大夫少正卯!

        【譯文】

        殷仲將到荊州去就任刺史之職,東亭侯王珣問他:“德行是以守全為美好的,仁義是一不害人為本的,F(xiàn)在你要去治理中部地區(qū),處在殺戮的職位上,這和你原來的操守恐怕相悖吧?”殷仲堪回答說:“帝舜時的法官皋陶制訂了刑法,不算不賢德;孔子擔(dān)任了司寇的職責(zé),也不算不仁愛。”

      【世說新語原文翻譯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  世說新語的原文及翻譯01-24

      世說新語原文附翻譯04-09

      世說新語·仇隙的原文及翻譯06-13

      世說新語方正原文翻譯03-07

      世說新語的翻譯和原文06-12

      世說新語原文注釋及翻譯02-15

      《世說新語兩則》原文及翻譯11-04

      世說新語兩則原文及翻譯12-24

      世說新語忿狷原文翻譯06-11